首页 学术
摘要:由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全国中小学以及高校师生“停课不停学”,通过网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家保持学习进度。而作为主要科目之一的英语,其网课形式也推动了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在中国的应用和传播。本实验以在疫情期间有过两个月网课经验的104名高二年级学生以及他们的两位英语教师为实验对象,分别借助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采访来探索学生和英语教师对英语在线学习的态度和建议。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和两位英语老师都对英语在线学习持有消极态度,且导致此态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自主学习能力、互动和技术问题三方面。该研究结果对于改善网课软件功能、提升中国师生对英语在线学习学习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英语在线学习;态度影响
因特网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世界各地的英语学习者们都能随时随地获取网络学习资源、使用应用软件进行学习活动(Aggarwal & Bento, 2000; Aylwin, 2019)。而因特网发展的产物之一便是在线学习: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网课获取知识的过程(Morrison, 2003; Viberg & Gronlund, 2015)。其中,实时网课要求师生参与特定平台、特定时间的网课;而非实时网课则是由教师事先录制好视频,再由学生自行选择观看录像的时间。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全国各中小学及高校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将传统课堂内容搬到“钉钉”软件上来。“钉钉”能够方便公司、师生之间通过文字和视频电话进行交流来远程完成工作需求,且可以同时在电脑和手机两种设备上使用。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原本罕见的在线学习便在“钉钉”平台的帮助下成为了中国绝大部分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唯一途径。
本文借助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采访探究了104名高二学生及他们的两位老师对于“钉钉”英语在线学习的态度以及导致其态度的因素。为教育实践者们提高在线学习成果和体验感提供有益参考。
一、中国师生对英语在线学习现状调查
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本文选取山东省某地高中二年级的两个班级及其两位英语教师作为实验对象。两个班级分别有54和50名中国学生,共计104名。根据多次考试成绩来看,两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当,无显著性差异。对应的两位中国英语教师分别有27年和20年的丰富教学经验。
1、学生问卷
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由学生个人信息、李克特五级量表和开放式问题组成,共计25个问题。其中,李克特五级量表的问题被划分为4部分:上课体验、技术问题、学习成果、总体态度,每个问题被赋予5个等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非常同意;开放式问题则是关于学生持积极/消极态度的原因。为了保证其可靠性,李克特五级量表的问题选自Kurti(2008)、Yang和Gamble(2013)、Lee(2016)、Bedoya(2014)已验证和发表的问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数据分析环节,本研究将会对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回答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根据主题划分影响学生态度的因素。
2、教师访谈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由3部分组成:教师基本信息、网课期间学生表现、教师在线教学体验,共计19个问题。由于本访谈的性质为半结构化访谈,所以访谈问题在过程中会根据教师的回答进行调整。为了保证其可靠性,本访谈问题选自Kurti(2008)、O’ Dowd(2015)、Samuel(2013)、Bedoya(2014)已验证和发表的问卷,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数据分析环节,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分析,根据主题划分影响教师态度的因素和对网课的建议。
二、结论分析与启示
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和两位教师均对英语在线学习持消极态度。本节将会就师生回答中导致其消极态度的三个最主要因素:自主学习能力、互动、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得出相应教学启示来解决现有问题。
1、 自主学习能力
“能否自主学习”成为了影响师生对在线学习态度的最主要因素。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在网课期间我需要老师的帮助来学习”(50.9%)、“在电脑前上网课比坐在教室上课更具有挑战性”(55.8%)的表述持“同意”和“非常同意”;而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在网课期间我能够独立学习”(65.4%)、“我能够及时完成网课作业”(51.9%)表示“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大部分学生对问卷中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证明,由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网课期间出现了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降等现象。除此之外,在42个同时提到自主学习和互动的学生中,有39个都认为由于缺乏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与沟通,他们无法得到相应的反馈和学习建议,因此无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现象证明了课堂中互动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性,与多位研究者(如,Ma,2012;Brooke,2013;Misir等,2018;Ribbe和Bezanilla;2013)的研究成果相呼应。
在教师访谈中,教师1表示网课期间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独立学习、需要她的帮助且他们的成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教师2的回答则与大部分学生问卷的回答相冲突:她认为网课期间虽然大部分学生成绩有所下降,但都可以独立学习。
为了缓解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导致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增强互动和监督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网课开始之前,应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并设定目标;在网课过程中,应指导、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定期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从而减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帮助和支持(Ribbe和Bezanilla,2013)。
2、互动
缺乏师生和生生互动是导致师生对网课持消极态度的第二个最主要原因。教师1在访谈中表示她收到了不少同学“想要增加互动机会”的建议,而教师2谈到她在网课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2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和上文中提到的她与学生问卷数据相冲突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在线学习中师生之间互动的不足。
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回答中,有72个学生表示网课限制了他们与老师的交流、54个学生表示网课限制了他们与同学的交流。开放式问题中,所有提到“互动”的学生都只提到了“师生互动”,说明学生对师生互动的重视程度高于生生互动,出现此现象可能是因为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而非同学(Lee等,2001;Oliver和Omari,2001)。由于缺乏师生互动,大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身边没有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与监督(如:小组讨论、提问、检查背诵),自己在家上网课时因为缺乏自制力而致使听课效率低下,最终导致自己无法像在传统课堂一样按时完成作业、预习知识、复习备考;且有27个学生表示自己因为收不到老师的反馈而丧失信心、不愿再次参与课堂发言,而这点与Meyer(2003)、Vrasidas和McIssac(1999)“缺乏及时反馈会打击学生参与网课的积极性”的研究结果。
基于此,教师应创造一个利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在线学习环境。首先,师生互动的开始应先于网课,应在开始在线学习之前就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并提供相应指导,让学生保持对网课的积极态度(Sanders和Morrison-Shetlar,2001)。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焦虑或受挫,应通过师生一对一谈话等形式开导学生、减轻其负面情绪。其次,应积极通过小组作业、在线讨论等任务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在任务结束后通过组员互评来监督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归属感(McInnerney和Roberts,2004)。再次,教师应通过匿名问卷等形式利用学生反馈来改进自己的在线教学内容,使之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偏好。
3、技术问题
学生问卷结果显示,21.2%的学生认为“钉钉”软件操作困难,45.2%的学生认为开展“钉钉”软件技术培训是必须的,与此同时,两位教师在访谈中也都提到“钉钉”软件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这一现象反映出了Whitley(1997)和Picciano(2002)的实验结论:是否有电脑操作经验会影响在线学习者对网课的满意度;也与Ribbe和Bezanilla(2013)“网课教师也应接受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的结论相呼应。
除网课本身之外,10.6%的学生表示网速慢导致了录播课画质、音质下降,9.6%的学生提到低画质和长期面对电子屏幕会使自己视力受损,且两位教师在访谈中均表示网速慢导致无法直播课程,从而无法监督学生、与学生在线互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只有两名学生提到自己缺乏相关设备,两位教师都建议学校为其配备诸如数码笔、摄像头等电子设备来辅助教学、拉近师生距离。
为了解决技术方面现存的问题,本研究在此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学校应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组织技术培训(Alavi和Gallupe,2003;Vrasidas和McIssac,1999)来教授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软件功能来辅助教学、管理班级和教学活动,并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软件功能来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第二,因为软件功能和网络设备对于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成果至关重要(Ma,2012),软件开发者应优化软件功能以便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感,学校也应向老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网络设备。如:增加随机提问、小组论坛等软件新功能;提高网速;给教师配备数码笔、摄像头等电子设备。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了104名高二学生和两位英语教师对他们为期两个月的网课经历的态度以及影响因素,并为解决现存问题提出教学建议,为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网课软件优化提供参考。
然而,本研究在提供了有用结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只涉及了山东省某地高中的104名高二学生和两位老师,导致研究结论缺乏普遍性;另一方面,此高中是首次采用网课途径且只持续了两个月,所以师生对网课的态度或许会因为不适应此新途径以及网课时间太短而变化。综上所述,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是必要的。
(海口经济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外语系 孔羽冠)